纯手工为战机造“瞳孔”,她是“全国唯一”!
为战机打造“瞳孔”有多难?
她尝试上百次试验后
成为目前该领域唯一一位
能够纯手工焊接战机“瞳孔”的瞳孔技师
看她操作
网友隔着屏幕都表示:
“紧张地不敢大声喘气”
上百次试验
成功解决战机“瞳孔”焊接问题
相控阵天线能让战机
“看”得更远、更多、纯手更快、工为国朔州市某某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更精
是战机造全战机名副其实的“瞳孔”
1毫米
是某尖端装备相控阵天线的
最小通道间距
也是天线焊接的最大间距
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研究所
李颖凡
她的工作就是焊接曲面共形天线
为战机打造“瞳孔”
![]()
考虑到飞机的气动性和隐身性能
现在的相控阵天线
已从最初的平面向曲面发展
而它的焊接是一个大难题
![]()
几年前
全国都还没有找到
能焊接这款天线的人
那时,李颖凡接过了重任
![]()
她坦言自己喜欢攻关
“接到这个项目的瞳孔时候
真的是非常激动
遇到问题也是兴奋的”
![]()
李颖凡最初尝试给阵面刷焊膏
结果发现堵孔严重
她不断尝试新的焊接方法
在短短8天时间里
她尝试了3种焊接方式
上百次焊接试验
终于将设计图纸变成现实
100%实现了设计性能
李颖凡也成为
目前该领域
唯一能做到纯手工焊接
曲面共形相控阵天线的技师
秘诀是“心流”
“心跟手是一体,自然也就稳了”
相控阵天线的纯手曲面底座
类似一张A4纸大小
上面布满数千个圆孔
相当于“眼眶”
一张平面的天线阵面
上面布满同样数量的小圆孔
相当于“眼珠”
李颖凡的工作如同“画龙点睛”
她要用焊锡
把平面整体焊接到曲面底座上
小圆孔一个个精准地
对接到大圆孔内
圆心偏差不能超过50微米
小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
留给李颖凡的焊接间距
最大只有1毫米
最小只有0.5毫米
![]()
在不同曲率位置
焊锡温度和用量都不一样
每一次用量都需要精心计算
而焊锡加热后变成灵动的液态
稍有不慎便会流散
曲面更是增加了焊锡流动的不确定性
每焊完一个点位
李颖凡都要通过显微镜
观察焊锡的用量是否得当
关于如何做到这么“稳”
李颖凡分享了自己的心得:
“要达到‘心流’的状态
只有自己,外面事情都忘了
手跟心是工为国一体,自然也就稳了”
![]()
在异常安静的战机造全工作间
李颖凡平静而放松
只见她巧手翻飞
熟练地涂、抹、瞳孔朔州市某某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点焊、纯手检查……
焊接完成
几千个阵元无一堵孔
“我们是工为国做大国重器的
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它做好”
李颖凡还有一项绝活
在比芝麻还小的芯片上
切割电路
在显微镜下
她要把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切断
同时不伤害其它电路
留给手术刀摆动的幅度只有几微米
用李颖凡的话说
这就像站在100米高楼上
用鱼钩吊起地面上的一根吸管
这几乎是人类纯手工操作的极限
![]()
在李颖凡办公室
有一摞笔记本
7年来详细记录着她每天做了什么
时间精确到半小时为单位
把时间利用到极致
工作23年
李颖凡被很多年轻人称为“师父”
她解决了20多项
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
拥有多项发明专利
李颖凡却从未把这些放在心上
![]()
她说:
“我们现在缺的是会创新的工匠
除了技能操作本身的以外
还要去钻研摸索
工艺操作背后的逻辑和原理
我们是做大国重器的
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它做好”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相关文章:
